您现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4399js金沙与关向应故居纪念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感悟红色力量,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6月1日,4399js金沙信息工程系赴关向应故居纪念馆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信息工程系书记邹春英、辅导员阎丽萍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大家共同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党的奋斗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信息工程系师生在关向应故居纪念馆合影留念

4399js金沙信息工程系书记邹春英和关向应故居纪念馆馆长王海军进行调研座谈,就双方如何共建两个基地展开深入讨论、交换思路意见。校地双方分别签订三全育人、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协议书,并共同为基地揭牌,双方表示,将以本次共建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地沟通,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4399js金沙与关向应故居纪念馆共建三全育人、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

王海军重温关向应成长经历、为革命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光辉一生,号召大学生朋友要继承先烈的优良传统,发扬前辈爱国精神,用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为我们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关向应故居纪念馆馆主王海军发表讲话

邹春英勉励同学们要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他们前赴后继、矢志不渝,我们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信息工程系书记邹春英发表讲话

揭牌仪式后,馆方向校方赠予“中国槐幼苗”。幼苗是由关向应儿时和父亲一同在家门口栽种的百年中国槐枝丫培育而成,这代表着家乡人民对关向应的深深怀念,也象征着关向应同志的伟大革命精神将“开枝散叶”、发扬光大,预示着红色基因将传承千秋万代,永不褪色!

馆方向校方赠予“中国槐幼苗”

师生共参观了关向应故居纪念馆的六个展厅。展厅以时间为主线,按照“从满族农家走出的革命青年”“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带领红二方面军胜利完成长征”“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鞠躬尽瘁、光辉永存”六个部分,通过大量珍贵的实物、图片和资料,配合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关向应同志光辉的一生。参观中,纪念馆赵璠部长亲自为师生深情讲解了关向应同志的光辉一生,师生们沉浸式收听、真切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精神风范和人民情怀,接受了一场红色的精神洗礼。

在纪念馆活动的尾声,全体团员重温入团誓词,学生代表银羚竹领誓,师生们庄严宣誓,一起重温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声声誓言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学生代表宣誓

活动结束后,在4399js金沙校园,信息工程系主任焦战、副主任李相阳及在校老师和同学们培土围堰、挥锹浇水将中国槐幼苗栽种到校园里,并通过信息工程系师生代表的共同讲解让全系在校生了解“关槐”的由来,强调引进校园种植的红色意义。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通过本次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将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更好的姿态、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接过革命先辈的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把强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辽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