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院教学安排和“停课不停学”的要求,3月2日,4399js金沙通过在线教学方式,如期开展2019-2020(2)学期教学工作。学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依托各种在线平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质量过硬的教学活动,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一、全面部署,教学运行平稳高效
(一)开课情况
3月2日至3月6日,学院开设在线开课311门,开展线上教学教师数为218名,参加线上学习学生数29623人次(每门课每名学生算1人次),计划线上开课率为100%,学生课程到线率始终保持在99.22%以上。

图1 3月2日至3月6日系部的线上授课数
(二)平台使用情况
开学第一周的前两天,在实际开课中,平台出现了卡顿等情况,但由于每门课均有备用方案,通过更换平台等方式完成授课,授课后中止教学、更改教学时间的情况出现率为0。学院每天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统计,根据第一周的后三天授课情况数据统计可看出,教师线上课程实施非常顺畅率和基本顺畅率达100%,其中非常顺畅完成教学任务的占比为69.31%,教师使用多种授课平台(教学平台、直播平台等)开展在线教学,其中超星学习通的使用率最高,合计占比为69.31%,一周内学生在平台上完成20万多个任务点。随着教师对在线教学的熟悉程度增加,教师已经选择更适合自身课程情况的平台进行教学。

图2 3月4日至3月6日授课的顺畅度

图3 3月4日至3月6日教师使用的平台比例
(此题为多选题,故各选项占比之和大于100%)
(三)教师授课方式
教师授课方式保持多元化的状态,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直播授课、组织互动讨论等授课方式占比一直排在前列,经过一周的线上教学,课程基本实现了教学运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图4 3月4日至3月6日的教学组织方式应用
二、多措并举,切实做好教学质量提升
为达到“教学体系不松、标准不降、质量不软”的目标,学院多措并举,统筹规划、精心部署了一系列工作,对在线课程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工作。
第一周的工作重点在于保障线上教学平稳运行,指导师生尽快进入高效率的教学状态,同时全面摸底梳理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推进在线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
(一)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培训,精细化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技能。学院依托各大线上教学平台, 开展全方位、全角度、全过程的在线教学培训,各系部召开“云会议”,对第一周的线上课程进行空中交流与指导。
(二)充分利用数据资源,信息化手段掌控实时教学状态。运用平台大数据和问卷星实时监测教学运行,充分利用学习行为分析数据,通过学生出勤率、教学顺畅度和教学组织等指标,充分了解在线课程实施状态,截止到3月10日,教师在泛雅学习通上教师活动发放1503个,任务点6531个,测试138个,作业1820个,签到17917个。

图5 在泛雅学习通上的线上教学使用情况
学院坚持问题导向,密切关注教师和学生的课程体验和效果,学院以问卷形式广泛开展第一周课程情况调查(学生每周反馈一次,教师每天进行反馈)。问卷的结果反映体现了教师、学生在线课程实施与学习的整体状态以及对在线教学的期待与反馈,为学院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保障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图6 学生和教师在线课程调研问卷
三、深入调研,关注学生学习体验效果
学院坚持问题导向,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3月9日,学院以问卷形式广泛开展了学生第一周学习情况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234份,覆盖全院各系部的学生。
(一)线上学习体验

图7 学生第一周的学习状态
(此题为多选题,故各选项占比之和大于100%)
线上学习状态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感觉较好,认为线上学习可以安排自由时间,学习更高效为50.06%;通过网络课程回放,能够对重难点知识更好地学习为39.12%;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能够更高效为37.69%;但同时应关注到,部分学生的学习体验受到影响,体现为感觉在线学习时间安排较满,通过电子设备学习较累为26.31%;在线学习资源过多,重点不明确为17.1%;在家缺乏学习氛围,容易开小差为14.16%,在线学习没有监督,难以集中精力,难以坚持为9.99%。这些问题反映了教学模式的转变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学院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状态的指导和关注。

图8 对教师在线教学组织和授课满意度
在教师在线教学组织和授课满意度上,绝大多数学生表示“非常满意”“满意”或“一般满意”,占比为99.32%,说明教师对线上授课教学资源准备充分,平台的使用熟练,以及教学组织科学。
(二)学习效果方面
1.学生学习的自我满意度上,近九成多的学生对第一周的学习状态、学习收获等基本情况表示“非常满意”“满意”或“一般满意”,学生对开学第一周学习显示出较高的自我满意度。一方面说明在开学一周的时间里,同学们在熟悉教学平台使用后,学习渐入佳境;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对疫情防控期间学院教学工作的高度认可。

图9 学生自己学习效果
2.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反馈中, 92.09%的同学认为第一周基本能顺利完成在线学习任务,7.91%的同学因为网络不稳定、教师直播工具运行速度慢、教学平台运行速度慢、学习软件不能正常安装和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原因,而不能顺利完成在线学习任务,说明在线教学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图10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情况
(三)学生对教学的建议方面
1.授课模式上,通过对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两类课程的分别统计,学生对“在线直播”和“录播+答疑”比较认可,占比均在99%以上。总体上看,学生更期待公共基础课以“录播+答疑”和“直播+录播+答疑”方式进行,专业课以“直播”和“直播+录播+答疑”方式开展。

图11 希望公共基础课线上学习形式

图12 希望专业课线上学习形式
2.答疑与作业反馈时间上,学生希望反馈的时间间隔每周反馈为32.75%,每节课反馈为23.07%。在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方式中,学生更希望在通过腾讯、微信等在线交流工具互动以及直播过程实时互动,占比为80.05%。

图13 在线课程期间收到作业或答疑反馈频率

图14线上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
四、探索求真,持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线教学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接下来学院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引导和帮助教师持续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一)深入调研,关注教学效果提升。继续深入开展学生学习效果调研,调研重点转向针对具体课程深入调查。关注学生的满意度以及学生现阶段学习效果的自评情况,结合在线教学特点,做好学生评价信息的科学梳理和科学分析工作。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把握教学期待与认知,识别在线教学改进点,并推动落实到教学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实现在线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及时反馈,保证质量持续改进。根据从师生问卷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并跟进实施效果,推动持续改进。充分考虑学生客观条件,灵活应对学生差异化管理需求。引导教师积极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