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统一部署下,航空服务系进一步推进关于线上教学学生引导和心理疏导检查工作,各位教师将所负责的班级自疫情以来所开的班会、教师谈话等相关情况做了汇报。
一、积极开展疫情期间主题班会工作
为促进空乘专业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避免学生因居家时间延长导致心理焦虑等危害身心健康的问题,航空服务系于3月6日要求各班级开展疫情期间作为大学生应如何表现的远程视频主题班会。各班级均组织了班会,并安排了“对此次疫情的体会”、“志愿者感悟”、“我向雷锋同学学习”等主题发言。做到“停课不停学,班会云相见”,有效加强学生的集体凝聚精神,缓解学生的焦灼心情,鼓励学生具有正能量。
二、班主任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心理疏导工作
(一)高遇美老师成立“线上心理支持团队”
空乘1833、1834、1937班在班主任高遇美的带领下,组织班级委员组成“线上心理支持团队”,通过微信、腾讯视频会议等形式,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为班级同学们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增强班级同学们防御疫情的意识和信心,帮助大家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团队每星期通过微信视频召开会议,确定各自负责的对象、设计谈话内容,总结一个星期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汇总同学们的意见和想法。
由班委组成的线上心理支持团队,自成立以来得到了班级同学们的一致支持。大多数同学认为,受到长期居家和学习压力等影响,因为看电视剧、小说等原因自己偶尔会产生低落情绪,做事容易失控,更担心走极端。线上心理支持团队的出现,帮助自己稳在心理疏导中,线上心理支持团队不仅鼓励同学们积极学习、乐观生活,还建议采用体能锻炼的方式发泄压力和不良情绪。
(二)倪春蓉、于莉等老师耐心细致与学生交流
2月18日,在学生填写家庭网络情况调查表的基础上,倪老师又进一步细化了调查的内容,重点关注贫困学生和农村学生的流量。调查后发现有些学生家里贫困,并且没有WIFI,流量也很有限。当时网络课程还没有开始,不能预估到底需要多少流量,学生非常焦虑,担心流量不够,再购买流量需要和父母要钱,还有学生担心农村网络不好,影响网课效果,发言抢不过其他同学。针对这些情况,倪老师耐心解释网课对视频、直播和作业的要求,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
3月3日,网络课程开始的第二天,倪老师、于老师在腾讯课堂考勤记录中偶然发现,有的学生对网络课程不够重视,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老师看不见自己,就可以脱离课堂做自己的事情。为了防微杜渐,在班级群里发布了通知和考勤记录的截图,督促学生认真上课,摆脱懒惰心理。同时在班级家长群里发布了通知、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请家长协助老师,帮助孩子掌握网络课程的时间。并给困难学生资助流量费,但学生没有接受。
3月11日,针对网络课程第二周,学生逐渐出现旷课和请假的情况,以及学生松懈的心理状态,于老师在腾讯会议中召开班会,督促学生保证上课时间,给学生讲述老师们准备网络课程的过程,引导学生体谅老师的辛苦,配合老师的教学,认真上课,多多发言,和老师积极互动。
(三)毕旭、王烁等青年教师经常在微信群里开展活动
毕旭老师针对学生在家懒惰不爱运动的现状,组织了每晚9点集体运动打卡的活动,同学们按要求录制晚上运动的小视频上传班级微信群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王烁、刘晓畅等老师纷纷在群里开展了早上起床接龙的活动,同学们互相叫早安;为了降低居家生活学习孤独感,上课前各班级班委采用接龙形式在群里招呼大家上课;微信群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各班级的活动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沟通,让同学们不再感到孤单。
经各方面了解,学生们普遍反应网课与在学院课堂的效果几乎一致,他们从内心感谢老师这么认真的授课,觉得网课这种方式也很好,学生的心理由开始的烦躁不安慢慢的转变为积极乐观,他们期盼疫情结束,能够尽快返回学院,但是他们也表示会积极配合学院的各项政策与安排,在家踏踏实实学习。这样的转变正是学院领导及系里每一位任课老师付出的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