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辽轻头条 > 正文
毕业寄语 | 4399js金沙党委书记王运河:勇担时代重任 以青春之我成就奋斗之我

勇担时代重任 以青春之我成就奋斗之我

毕业临行前的最后一堂思政课

——在4399js金沙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王运河

亲爱的2023届毕业生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校友们:

大家上午好!

悠悠盛夏,又是一季硕果累累,丹心池畔睡莲簇簇,有心湖旁垂柳依依。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贺2023届毕业生的荣耀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向2573名毕业生表示最衷心的祝福,向悉心教导你们的老师,向辛勤抚育你们的父母,向关心帮助过你们成长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各位同学即将在这广阔无比的舞台上充分施展你们的才华。

在辽轻工58年的发展进程中,2023届毕业生的大学时光颇为特殊,三年大学几乎都是在抗击疫情中度过的,缩短的生活半径、隔屏相见的线上课堂、“面对面”变成了“键对键”。虽然有些特殊、有些无奈,但我认为还有更多的美好。

美好在于,你们和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目睹了神州大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亲历了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感受着祖国的底气、发展的脉动和时代的荣光。

美好在于,你们爱校荣校,始终与学校的建设发展共生共荣,见证学校发展的历程、感悟学校的变化、体悟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办学成果不断涌现,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因为你们而不断提升。

美好在于,你们的成长进步可圈可点,涌现出一批勇于追梦的“学习达人”“创业能人”“生活强人”,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好青年有理想、有血性、能吃苦、肯奋斗的青春担当。

同学们,天地生人,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一日当尽一日之责。毕业不是挣脱三年过往的狂欢,而是奔赴下一程远方的起始。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站在新的起点上,唯有奋进有为,方能不负青春。临别之际,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有几句话与你们共勉。

一是爱党报国、志存高远,“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希望你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永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初心,心怀“国之大者”,把实现自我价值的“小我”融入到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让青春的热血和汗水挥洒在实现民族复兴重任的人生征程之中!

二是保持追求理想的笃定和清醒,汲取奋进力量、把握时代变化之大局。

未来的世界有两个急剧变化的图景,一是全球治理和国际局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二是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向的态势,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人生的新起点,事不避难,志不求易,以持之以恒的姿态继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本领才干的增强和思维层次的提升;无惧激烈竞争,在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创新突破的过程中适应变化、拥抱变化、创造变化。

三是弘扬工匠精神,雕琢匠心,以技能铸造美好未来。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大国工匠始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你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充分发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服务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国家需要。

亲爱的同学们,“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衷心祝愿大家在今后的人生岁月里,始终保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自信与豪迈,在各领域和行业中都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

言及至此,意犹未尽。临别之际,作为党委书记,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想再给同学们上最后一堂思政课,再送同学们“三个字”,也与在座的各位同学、老师、同仁共勉。

第一个字是“上”。毛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祝愿辽轻工的学子们到岗之后仍然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天天向上,做一个永远向上的奋斗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浸透到我们每个中国人骨髓的精神谱系。我希望我们辽轻工的学子,辽轻工的师生员工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乐观达观的良好心态,世上没有过不了的山,也没有趟不过的河,就像《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的那样:不抛弃、不放弃,每天都做有意义的事。希望大家记住这个“上”字,践行这个“上”字。

第二个字是“止”,“上”字上加一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叫“止于至善”,就是超越自我,突破自我。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人的一生也是一个追求自我道德完善的过程,为什么让大家精读《大学》,就是让同学们不断追求人生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达到至善。希望同学们毕业之后能够继续结合实践,学习好《大学》这本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自己的道德品质、职业技能和国家、民族及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到一起。

“止”还有一层意思是“知止”,“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社会十分复杂,各种诱惑,形形色色,资本的诱惑、网络的诱惑防不胜防。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不是设一道、两道关口就够了,而是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这既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说的也是对青年人说的,你们进入社会之后,会面临各种诱惑,要学会知止,还要有法律意识,该做的事做,不该做的事不做。知止是一种境界,一种格局,一种胸怀,让我们共同感悟之、实践之、修炼之。

第三个字是“正”,“止”字上加一横。“人间正道是沧桑”,人生的路很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我的人生该怎么走,过怎样的人生?”是每个毕业生在走向社会时需要首要回答和思考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走正路、走正途、走正道。我希望同学们要努力去做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要养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始终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做一个有正气的人,则人生无往而不胜。

今天我把这三个字作为临别赠言送给大家,感悟这三个字,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想想学校、想想老师、想想我赠予大家的这三个字,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积蓄新的力量。

同学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你们铭记“自立自强 砺能笃行”的校训,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既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祝愿同学们带着母校的深深祝福,奔向灿烂的远方!不管大家走得多远,我们会一直在这里眺望你们、牵挂你们、期盼你们,辽轻工永远是你们的家,期待我们再次重逢。

最后,祝同学们毕业快乐、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党委书记王运河和毕业生代表合影留念